圖片來源:

微網紅崛起! 你的品牌也該跟他們合作嗎?(上)!|AsiaKOL亞洲達人通

許多消費者會透過閱讀評論以進行購買決策。由於消費者傾向相信一般大眾的看法,因此對品牌而言,想開拓新客源,著眼於評論和推薦非常有效。

 

但時至今日,有一種新型態的使用者創作內容吸引了更多客群,也抓住了78%行銷人的目光,這種手法稱為微網紅行銷

 

 

但,你的品牌也該跟網紅合作嗎?

要評估微網紅行銷適不適合你的品牌,我們列出了六個常見的問題。

首先,到底什麼是微網紅行銷?

 

 

一、 什麼是微網紅行銷?

 

如果你有在研究微網紅行銷,「網紅」這個詞對你來說應該不陌生,但先假設你不認識這個詞好了。

 

網紅是指運用自身權威、知識、地位、或與受眾的關係,進而影響大眾購買決策的人。

 

而微網紅則是活躍於特定領域、在其利基市場中具備信譽的網紅,粉絲人數介於一千到十萬人不等,想想那些美食部落客、遊戲實況主和當地的時尚達人,他們都是微網紅,而金.卡戴珊當然不是。

 

健身產業也是充滿微網紅的一大產業。例如找運動服的時候,許多人會看Instagram健身教練的帳號,看他們都穿什麼牌子的運動服——人們根本沒聽過這些品牌,但卻發現自己正逛著它們的網站。

 

微網紅究竟是怎麼辦到的?

 

 

二、 為什麼微網紅行銷越來越盛行?

 

微網紅行銷大肆崛起,而且無疑比名人代言和廣告更加成功。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?那是因為消費者相信這些微網紅。

 

(一) 專業性—該領域佼佼者,推薦具可信度

首先,大家會相信他們,是因為他們是該產業的佼佼者專業人士。健身教練不是因為收了錢就穿廠商給他的運動服,他們會穿是因為他們在意自己的健康。

 

(二) 真實性—平凡的體驗者,真實評論引發共鳴

同時,微網紅也是「真實」的人,我們會和他們有共鳴。他們一樣有愛尖叫的小孩、有體態困擾,也會跑遍超市搶便宜。這種共鳴感會讓我們更容易相信微網紅而非名人。Convince&Convert微網紅行銷研究就指出,有61%的消費者認為「跟我一樣的平凡人」所提供的資訊是可信或非常可信的。

 

因為我們知道珍妮佛‧安妮斯頓的愛用乳液品牌不是Aveeno,碧昂絲不喝百事可樂,金‧卡戴珊擁有完美翹臀的秘密,也不是因為她穿了Skechers的Shape-Ups塑身鞋。

 

 

來源:商業內幕

 

但如果我們最愛的媽咪部落客,聲稱這雙鞋讓在她出門跑腿時還能達到提臀的功效,那我們的確會更想親身體驗,看它是不是真的這麼神,對吧?

 

 

三、 微網紅合作的好處?

 

微網紅行銷會持續成長有許多原因,一起看下去吧:

 

(一) 微網紅真誠推薦,建立品牌信譽

首先,微網紅行銷能建立品牌知名度和真實性。就像剛剛所提到的,消費者可以一眼看穿名人代言的速食和汽水品牌,他們在尋找的是充滿熱情和真誠的廣告,因此真實的體驗者誠心地為產品代言,已成為一種建立品牌信譽的新方法。

 

(二) 微網紅提升深度互動連結,增加銷售量

此外,微網紅行銷還可以提升互動率。微網紅跟那些追蹤人數上百萬、又受到公關限制的A咖明星不同,他們可以產出更多內容、更認真去閱讀、回應留言。事實上,MARKETINGDIVE的研究就指出,當追蹤人數減少時,互動率才會提高。

 

追蹤人數10,000人以上的網紅,互動率只有3.6%。

追蹤人數5,000到10,000人的網紅,互動率達到6.3%。

追蹤人數1,000到5,000人的網紅,互動率最高,可以達到8.8%。

 

站在企業的角度,你當然希望能夠促進高互動率,因為良性的漏斗頂層互動,如分享、留言和追蹤,最終可以提升銷售量和訂閱報名數。

 

(三) 微網紅行銷花費低,成本效益高

微網紅行銷的花費也較低,這點也不讓人意外。請當地的美食達人推廣你的健康飲食品牌,當然比請喬治‧克隆尼代言還要便宜。

 

來源:CSI集團

 

你可以從這張表找到網紅的費率。一般來說,微網紅每篇文章收費100到500美金。客觀來看,大型網紅(追蹤人數十萬人以上)每篇文章收費10,000美元以上,而名人代言的費用花個一百萬也不足為奇。

 

(四) 微網紅族群大,不怕找不到最適合作人選

最後一個原因是現在有越來越多微網紅可以合作:Instagram上有81%活躍的網紅都屬於「微網紅」,這是很大的一個族群!所以如果某個網紅超出預算或沒時間合作,完全不用擔心!

 

 

AsiaKOL「微網紅任務派遣」透過指定任務與網紅分潤獎勵,讓網紅宣傳起來更有動力,有效提升轉換率。全方位的微網紅行銷都由 AsiaKOL 專業團隊為品牌規劃,以具有長尾效應的多元階段性任務,發揮微網紅在社群中的深度影響力,為品牌快速創造曝光聲量,整體銷售成效更看得見。若您的品牌對「微網紅任務派遣服務」有興趣,歡迎填寫需求單,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繫。

追蹤我們

訂閱我們

訂閱我們|收到最新分析文章!

* indicates required